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秋-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就看不惯不些,”觉民继续说下去,不过现在他把声音略为放低了,“他们只知道做父母,却不知道应该怎样做父母。他们被上一辈子害过了,自己便来害下一辈人。你们看五弟、六弟不是四婶教出来的吗?四弟不是三婶‘惯使’出来的吗?他们会害四弟、五弟他们一辈子,又让他们再去害别人……”觉民愈说下去,愈气愤,他仿佛看见多年的不义横在他的脚下挡住他的路。他仿佛看见愚蠢、荒唐的旧礼教象一条长的链子缠在一些年轻人的身上,它愈缠愈紧,窒息了那些人的呼吸。他仿佛看见旧制度的权威象一把利刀剌进一些渴求生命与幸福的青年的胸膛,使那些血污的尸体倒在地上。

“你不能单单骂女的。难道四爸、五爸他们就没有错?”淑华忽然抱不平似地打岔说。

这句话并不是觉民料想不到的。但是这时它突然象电光似地在他的脑子里亮了一下。他又瞥见了另一些事情。这些也许是他以前见过的,他跟它们并不陌生。不过刚才他却没有想到它们。淑华的话提醒了他,它仿佛在板壁上打穿了一个洞放进亮光,使他看见暗屋里的一些情形。

“我并没有单单是女的错。四爸、五爸他们更不用说。他们给儿女们立下的是什么样的榜样?”觉民解释地答道。于是他觉得他完全明白了:在旧的制度、旧的礼教、旧的思想以外,他还看见别的东西。他连忙更正地说:“我先前的话还不大清楚,这不能单说是看法不同。他们并没有拥护什么东西,他们连拥护旧礼教也说不上。”不错,他读过屠格温夫的题作《父与子》的小说。他知道父代与子代中间的斗争。但是他在这个家里看见的并不是同样的情形。这里除了克明外并没有人真心拥护旧的思想、旧的礼教、旧的制度。就连克明也不能说是忠于他所拥护的东西。至于其他那些努力摧残一切新的萌芽的人,他们并没有理想,他们并不忠于什么,而且也不追求什么,除了个人的一时的快乐。他们从没有守住一个营垒作战;他们压制,他们残害,他们象疯狂的专制君主,凭着个人一时的好恶,任意屠戮没有抵抗力的臣民。这不是斗争,这是虐政;这并非不可避免,却由私人任意造成。所以这是最大的不义。他以为这是不可宽恕的,这是应该除去的。它们并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他有权利跟它们战斗。他相信他们这一代会得到胜利,不管这个斗争需要多长的时间和多大的牺牲。

这样的思想使觉民增加了不少道德上的勇气,他仿佛得到了更大的支持。他的眼睛忽然亮起来,他兴奋的说:“不要紧,我们会得以胜利的。”他的眼睛似乎望着远处,就好象在看那未来的胜利的景象。

琴惊奇地看觉民,她的眼光触到了他的,这是充满善意和乐观的眼光,她觉得她的心也被照亮了。她对他微微一笑,她以为她了解他这时候的思想和心情。然后她埋下头把英文书和练习簿略略翻了一下,她想起压在它们下面的东西。

“你这些话很有道理,”淑华热烈地称赞道。那几位长辈从没有得到过她的敬爱。她看轻他们的行为,她憎厌他们的态度,她轻视他们的言论和主张。她自己并没有一种明确的理想,她也不曾拥护过什么新的或者旧的主张。但是她对一切事情都有她自己的看法,都有她自己的是非。她根据她的本能的(原始的)正义概念来判断一切。她觉得觉民的言论与她的意见相合(她常常觉得她二哥的主张正合她的心意,她更加敬爱他),所以她说出称赞的话。但是她还有疑问(这也许不是疑问,或者更可以说是对那“专制的君主”的攻击),她又说:“不过我不明白他们心里究竟想些什么?为什么专做些损人不利己的事?”

“你怎么还说‘不得己’?旧礼教的精义就是利己主义!旧家庭里面的人都是利己主义者!”觉民忽然把手在桌子上轻轻地一拍,象从梦中惊醒过来似地大声说。

琴噗嗤地笑了起来。她掩住嘴笑道:“二表哥,你是不是要发疯了?又不是什么新发见,这样大惊小怪的!”

觉民自己也笑了。他望着琴,温和地说:“我倒以为是新发见呢。琴妹,你觉得对不对?”

正在笑着的淑华连忙插嘴答道:“我觉得对。不过你说连你、我都是吗?”

觉民正打算说话,忽然一个声音从门外送进来:“你们什么事情这样高兴?”

来的是觉新。琴略略皱起眉头,心里想:“今天的工作做不完了。”

“二哥说我们都是利己主义者,”淑华没头没尾地回答觉新道。

“什么利己主义者?我不大懂,”觉新茫然地说。他走到方桌跟前。

“大表哥,你坐,我让你,”琴站起来,一面把英文小说和练习簿以及下面的稿纸叠在一起,要捧着拿开,把座位让给觉新。

“你坐,你坐。我站站就走的。琴妹,你不要客气,”觉新客气地阻止她。

“琴姐,我把书给你搬过去,”淑华好意地伸手来抢书,琴没有提防被她把书和练习簿抢了去,一叠信笺却落下来,散落了几页在地上。琴立刻红了脸,躬着身子去拾信。

“让我来捡,”觉民说,连忙站起来弯下腰去帮忙拾起那些信笺。

“琴妹,真对不走,把你的信纸弄掉了,”觉新抱歉地说,便也俯下去拾信笺,并且拾着了一页,他瞥了信笺一眼,看见琴伸手来要,便递给她,一面问道:“是你给同学写的信?”

琴含糊地答应一声。淑华在旁边疑惑地看了琴一眼,她猜想这是琴给《利群周报》写的稿子。她偷偷地看了看琴和觉民的脸色,她觉得她更加明白了。她还对琴道歉地说:“这是我不好。我太粗心,给你闯了祸。幸好地上没有水。”

“这没有什么要紧,是我自己松了手,况且又没有失掉一张,”琴搭讪地说,她想掩饰信稿被他们发见的事。其实觉新也起了一点疑心,他和淑华一样,也以为是琴写的文章。

“琴妹,你坐罢,你们尽管做你们的事情,我不来打搅你们,”觉新说着便离开方桌走到床前,在床沿上坐下,“我就在床上坐一会儿,我闷得很。”众人也都坐了。

“我们没有什么事情,”琴敷衍地说。她一面想到未完的工作,一面也了解觉新的寂寞的心情。她希望觉新走开,又不忍叫他走开,她解释地再说了一句:“二表哥在教我读英文。”

“读英文也好,你真用功,”觉新说,他的心却放在别的事上面。他不知道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

“大表哥,你在挖苦我,我哪儿说得上用功?”琴谦虚地分辩道。她忽然停止了。她听见了什么声音。她侧耳一听,原来对面房里有人在开留声机:“……生得来好貌容。”

“五爸又在开留声机了,”淑华解释地说,“刘鸿声的《斩黄袍》。”

“这样晚还开留声机,”觉新不满意地说。

“这就叫做利己主义者,”觉民带着气愤地答道。

“我想不通他们居然能够这样……”觉新觉吟地说了半句话,听见翠环在隔壁唤“大少爷”,便把以下的话咽在肚里,却另外抱怨地说一句:“你刚刚要休息一会儿,又来喊你了。”他站起来,没精打采地走出房去。

觉民和琴望着觉新的背影在门外消失了,又掉回眼光来看淑华。淑华知道他们的心思,便站起来,亲切地低声对琴说:“我晓得你们要做事情,我也不再打岔你们,我等一会儿再给你们端茶来。”她对他们微微一笑,便拿起茶盘外面走了。

“我们不口渴,不要吃茶了,”琴还在推辞。她望着淑华的背影,满意地称赞了一句:“三表妹现在真不错。这倒是以前料不到的。”

“我们快来对信。现在还没有动手抄,再耽搁,恐怕今晚上抄不完了,”觉民想起他们的未完的工作,着急地对琴说。他衣袋里摸出了稿。

 。。



秋十三

  
端午节逼近了。在高家,堂屋前面石板过道上新添了四盆栀子花。椭圆形的绿叶丛中开出了白色的花朵,散放着浓郁的芳香。同样的花还戴在少女的发鬓间或者插在她们的衣襟上。大门旁边垣墙里一株石榴树上也开出了火一般鲜艳的红花。

公馆里的人也显得比平时忙碌。克明一连两夜把觉新叫到他的房里去安排节日里的事情。克明比在前一年衰老多了。近来他也不常去律师事务所,有时隔两三天去一趟。今年事务所里事情不多,有克安帮助照料也就够了(克安也高兴在事务所里消磨时间,他跟陈克家已经处得很好了)。家里的许多事情克明都交给觉新照管。觉新默默地听从了克明的话,并不发一句怨言。

觉新照料着把各处亲戚的节礼都送出去了,又把应该备办的东西(尤其是各种式样的粽子)办齐了。他拉着淑华来帮忙,抄写各房少爷小姐应得节钱的名单,抄写各房男女仆人应得赏钱的名单。仆人们在赏钱以外还可以得到若干粽子。

对仆人的赏钱不止一种:有公账上的赏钱,还有各房的赏钱。觉新除了经管他

本房的赏钱外,还要代发克明那一房的赏钱。

名单抄好,赏钱算出以后,觉新便差绮霞把袁成和苏福叫到房里来,将名单交给袁成,同时把方桌上放的重叠的钱盘子指给他,对他点清数目(那里全是当一百文和两百文的大铜板)。苏福也得到粽子和名单,他应该按照名单分发粽子。

觉新等到袁成把应该搬走的钱盘子拿走以后(一次是拿不完的),又差人把翠环唤来。他把在女佣中间发发赏钱和粽子的工作派给她和绮霞两人去做。

这是端午节前一天早晨的事。在门房里朝成和苏福把全公馆里的仆人、轿夫召集起来,当着众人按照名单上规定的数目把赏钱交到每个人的手中,又把粽子也分发了。最后他们才到花园和厨房里,把园丁和厨子、火夫们应得的份子交去。

在里院翠环和绮霞高高兴兴地捧着钱,提着粽子到各房去分发。她们是一房一房地发,发完一处再回到觉新房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