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曾文正公全集-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曰超擢。堂官于司员,一言嘉奖,则感而图功;片语责惩,则畏而改过,此教诲不可缓也。榛棘不除,则兰蕙减色;害马不去,则骐骥短气,此甄别不可缓也。嘉庆四年、十八年两次令部院各保司员,此保举成案也。雍正间,甘汝来以主事而赏人参,放知府;嘉庆间,黄钺以主事而充翰林,入南斋,此超擢成案也。盖尝论之,人才譬若禾稼,堂官之教诲犹种植耘耔也。甄别去稂莠,保举犹灌溉也。



皇上超擢,譬之甘雨时降,苗勃然兴也。堂官时常到署,犹农夫日在田间,乃熟穑事。今各衙门堂官,多内廷行走之员,或累月不到署,自掌印主稿外,司员半不识面。譬之嘉禾稂莠,听其同生同落于畎亩之中,而农夫不问。教诲之法无闻,甄别之例亦废。



近奉明诏保举,又但及外官,不及京秩。培养之道,不尚有未尽者哉!顷岁以来,六部人数日多,或廿年不得补缺,终身不得主稿。内阁、翰林院人数亦三倍于前,往往十年不得一差,不迁一秩。而堂官多直内廷,本难分身入署,又或兼摄两部,管理数处,纵有才德俱优者,曾不能邀堂官之顾,又乌能达天子之知?以数千人才,近在眼前,不能加意培养,甚可惜也!臣愚,欲请皇上稍为酌量,每部须有三四堂官不入内廷者,令日日到署,与司员相砥砺。翰林掌院,亦须有不直内廷者,与编检相濡染,务使属官之性情心术长官一一周知。皇上不时询问某也才,某也直,某也小知,某也大受,不特属官优劣粲呈,即长官浅深亦可互见。旁考参稽,而八衙门之人才同往来圣主之胸中。彼属官者,但令其姓名达于九重,不必升官迁秩而已,感激无地。然后保举之法,甄别之例,次第举行旧章。皇上偶有超擢,则楩楠一升,而草木之精神皆振,此培养之方也。古者询事、考言二者兼重,近来各衙门办事,小者循例,大者请旨,本无才猷可见,莫若于言考之。而召对陈言,天威咫尺,不宜喋喋便佞,则莫若于奏折考之。国家定例,内而九卿科道,外而督抚藩臬,皆有言事之责。各省道员,亦许专折言事。乃十余年间,九卿无一人陈时政得失,司道无一折言地方利病,科道奏疏无一言及主德隆替,无一折弹大臣过失。一时风气,不解其所以然。



《曾文公全集》 相关内容 国史本传(2)



本朝以来,匡言主德者如孙嘉淦,以自是规高宗,袁铣以寡欲规大行皇帝,皆优旨嘉纳。纠弹大臣者,如李之芳劾魏裔介,彭鹏劾李光地,后四人皆为名臣,至今传为美谈。直言不讳,未有盛于我朝者也。皇上御极之初,特诏求言而褒答倭仁之谕,臣读之至于忭舞感泣,然犹有过虑者。诚见皇上求言甚切,诸臣纷纷入奏,或条陈庶政,颇多雷同;或弹劾大臣,惧长攻讦。臣愚,愿皇上坚持圣意,借奏折为考核人才之具,永不生厌致之心。涉于雷同者,不必交议而已;过于攻讦者,不必发抄而已。此外则但见有益,不见有损。今考九卿贤否,凭召见应对;考科道贤否,凭三年京察;考司道贤否,凭督抚考语。若人人建言,参互质证,岂不更为核实乎?此考察之法也。奏入。谕称其剀切明辨,切中事情,著于百日后举行日讲。国藩条陈日讲事宜:一考定日讲设官之制,二讲官员数,三每日进讲员数,四讲官应用何项人,五定保举讲官之法,六进讲之地,七进讲之仪,八进讲之时,九所讲之书,十陈讲之道,十一复讲之法,十二纂成讲书,十三讲官体制,十四进讲年数。下部议格不行。



六月,署工部左侍郎。元年,署刑部右侍郎,充武闱正考官。二年,署吏部左侍郎,充江西正考官。丁母忧回籍,粤逆起犯湖南,围长沙不克,窜武昌,陷之。连陷沿江郡县,江南大震。十一月二十九日,上特命国藩会同湖南巡抚办理本省团练,搜剿土匪。时塔齐布尚以都司署抚标参将,国藩奏称其奋勇耐劳,深得民心,并云塔齐布将来如打仗不力,臣甘同罪。请旨奖叙,专令督队剿贼。会贼破金陵,逆流西上,皖鄂郡县相继沦陷。



上以国藩所练乡勇得力,剿匪著有成效,谕令驰赴湖北剿贼。国藩以为贼所以恣意往来者,由长江无官军扼御故也。乃驻衡州造战舰,练水军,劝捐助饷。四年正月,督师东下,与贼接战岳州,又战靖港,皆不利。得旨革职,仍准专折奏事。时国藩已遣杨岳斌、彭玉麟与塔齐布合击贼湘潭,大破之,复其城,贼退踞岳州。七月,国藩攻克之,毁其舟。贼浮舟上犯,再破之。遂与塔齐布水陆追击,自城陵矶二百余里,剿洗净尽。赏三品顶戴。九月复武昌、汉阳,尽焚襄河贼舟。赏二品顶戴,署湖北巡抚,赏戴花翎。旋以国藩力辞,赏兵部侍郎衔,办理军务,毋容署理巡抚。



国藩建三路进兵策,奏言江汉肃清,贼之回巢抗拒者,多集兴国、蕲州、广济诸属。自巴河至九江,节节皆有贼船。拟塔齐布由南路进攻兴国、大冶。湖北督臣派兵由北路进攻蕲州、广济,自由江路直下,与陆军相辅为进止。上命如所请行。国藩扬帆而下,连战胜贼。蕲州贼来犯,再破之。会塔齐布复兴国、大冶。时贼以田家镇为巢穴,蕲州为声援,自州至镇四十余里,沿岸筑土城设炮位对江轰击,横铁锁江上,以阻舟师。南岸半壁山、富池口均大股悍贼驻守,舟楫往来如织。国藩计欲破田镇,当先夺南岸。十月,罗泽南大破贼半壁山,克之。国藩部署诸将分战船四队,一队扼贼上犯,二队备炉剪椎斧前断铁锁。贼炮船护救,三队围击之,沉二艘,贼不敢近。须臾,熔液锁断,贼惊顾失色,率舟遁。四队驶而下,追及于邬穴,东南风大作,贼舟不能行,官军围而焚之,百里内外火光烛天,浮尸蔽江。陆军自半壁山呼而下,悉平田家镇、富池口营垒,蕲州贼遁。是役也,毙贼数万,毁其舟五千,遂与塔齐布复广济、黄梅、孔垅口、小池驿,上游江面肃清,进围九江。



《曾文公全集》 相关内容 国史本传(3)



十二月,上以国藩调度有方,赏穿黄马褂,赏狐腿黄马褂、白玉搬指、白玉巴图鲁翎管、玉靶、小刀、火镰各一。国藩遣水军攻湖口、梅家洲,以通江西饷道。大小十余战,锐卒两千人陷入鄱湖,为湖口贼所捍,水军分为两。



五年,贼窜武昌,分股乘夜由小池口袭焚国藩战舰,战失利。越数日,大风复坏舟数十。国藩乃以其余,遣李孟群、彭玉麟及胡林翼所带陆师回援武汉;亲赴江西造船募勇,增立新军,连破贼姑塘、都昌,进攻湖口,大败之。七月,塔齐布卒,国藩驰往九江兼统其军。八月,水军复湖口。九月,补兵部右侍郎。九江不下,国藩以师久无功,自请严议。上谕曾国藩督带水师,屡著战功。自到九江后,虽未能迅即克复,而鄱湖贼匪已就肃清,所有自请严议之处,著加恩宽免。



六年,贼酋石达开窜江西,郡县多陷。国藩驰赴省城,遣彭玉麟统内湖水师退驻吴城,以固湖防。李元度回剿抚州,以保广信。诸将分扼要地,先后复进贤、建昌、东乡、丰城、饶州,连破抚州、樟树镇、罗溪、瓦山、吴城之贼。会同湖北援师刘腾鸿、曾国华等,大破贼瑞州,复靖安、安义、上高,自江西达两湖之路,赖以无梗。七年正月,复安福、新淦、武宁、瑞昌、德安、奉新,军声大振。不一岁,石逆败遁江西获安,曾国藩力也。



二月十八日,丁父忧。上谕曾国藩见在江西,军务正当吃紧。古人墨绖从戎,原可夺情,不令回籍。惟念该侍郎素性拘谨,前因母丧未终,授以官职,具折力辞。今丁父忧,若不令其回籍奔丧,非所以遂其孝思。著赏假三个月,回籍治丧。俟假满后,再赴江西督办军务,寻固请终制。



上谕曾国藩本以母忧守制在籍,奉谕帮办团练。当贼氛肆扰鄂皖,即能统带湖南船勇,墨绖从戎。数载以来,战功懋著,忠诚耿耿,朝野皆知。伊父曾麟书因闻水师偶挫,又令伊子曾国华带勇远来援应,尤属一门忠义,朕心实深嘉尚。今该侍郎假期将满,陈请终制,并援上年贾桢奏请终制蒙允之例。览其情词恳切,原属人子不得已之苦心。惟现在江西军务未竣,该侍郎所带楚军,素听指挥,当兹剿贼吃紧,亟应假满回营,力图报效。曾国藩身膺督兵重任,更非贾桢可比。著仍遵前旨,假满后即赴江西督办军务,并署理兵部侍郎,以资统率。俟九江克复,江面肃清,朕必赏假,令其回籍营葬,俾得忠孝两全,毫无余憾。该侍郎殚心事主,即以善承伊父教忠报国之诚,当为天下后世所共谅也。



国藩复奏称,江西各营安谧如常,毋庸亲往抚驭,并沥陈才难宏济,心抱不安。奉旨先开兵部侍郎缺,暂行在籍守制,江西如有缓急,即行前赴军营,以资督率。八年五月,奉命办理浙江军务,移师援闽。闽匪分股窜扰江西,遣李元度破之广丰、玉山。张运兰复安仁时,国藩驻军建昌,东南北三路皆贼。国藩计东路连城,贼势已衰,闽事不足深虑;北路景德镇乃大局所关,又较南路信丰为重,乃遣运兰攻景德镇,萧启江追剿信丰之贼。九年,启江破贼南康,克新城墟池江贼巢,遂复南安,解信丰围。贼窜湖南,将由粤、黔入蜀。国藩随檄启江驰赴吉安,援应湖南运兰复景德镇、浮梁县,江西肃清,余贼窜皖南。国藩奉命防蜀,行至阳逻,奉谕以皖省贼势日张,饬筹议由楚分路剿办。



《曾文公全集》 相关内容 国史本传(4)



国藩回驻巴河,简校军实。因奏言自洪杨内乱,镇江克复,金陵逆首,凶焰久衰。徒以陈玉成往来江北,勾结捻匪,庐州、浦口、三河等处,迭挫我师。遂令皖北之糜烂日广,江南之贼粮不绝。欲廓清诸路,必先破金陵。欲破金陵,必先驻重兵滁和,而后可去江宁之外屏,断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